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以青春之力生动展现了责任和担当,展示了生科学子的青春风采,让我们跟随他们的步伐,去看看实践的精彩瞬间吧!
济南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与睦和苑社区、山景社区、兴华社区联合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涵盖科普教育、节气科普、体能训练及作业辅导等多个方面,为社区儿童带来了充实而有意义的体验。

在微生物科普活动中,志愿者们从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切入,生动讲解了细菌、真菌、病毒的特点、分类及日常注意事项,孩子们听得专注投入,不时踊跃举手互动。活动还设计了区分大肠杆菌、酵母菌、乳酸菌的小游戏,通过转圈圈、旋转跳跃等趣味运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加深了对微生物的认识,也提升了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十四节气科普活动中,志愿者以简单有趣的方式讲述节气知识,课堂互动热烈。随后的“我是小小节气”萝卜蹲游戏,让孩子们在欢笑中轻松记忆二十四节气及其背后的故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酵母菌气体实验”则让睦和苑社区、兴华社区的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科学的神奇。志愿者讲解了酵母菌产生气体的原理及酿酒的科学知识,通过对比实验帮助孩子们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当实验中的气球逐渐胀大时,孩子们的科学探究能力也得到提升。

此外,睦和苑社区还为孩子们开设了体能课。在志愿者的协助下,老师纠正了孩子们的坐姿与站姿,讲解错误姿势的危害,并教授拉伸动作以缓解疲劳、预防体态变形。孩子们积极配合练习,体态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三个社区还提供作业辅导服务。志愿者们耐心细致地为孩子们讲解难题,不仅帮助他们巩固知识,更在互动中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友谊。志愿者们表示,他们不仅在奉献中收获了成长与温馨,而且深刻体会到了公益服务的价值。
成员感悟: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为小朋友们进行了二十四节气的科普,小朋友们都勤学好问,上课回答问题也很积极。我希望我的科普能引起同学们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在志愿活动这一契机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传承。
——曾瑞
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光,把我拉回儿时满是好奇与纯粹的岁月。他们像小太阳,用天真烂漫、活泼好动感染着我,也让我深知耐心与细心是和他们交流的 “密钥”。盼望着往后能陪孩子们走更长的路,把阳光、积极的生活态度,化作种子播进他们心里,看着他们带着这份能量,快乐成长、勇敢探索。
——杨子萱
在社区课堂里,孩子们的眼神清澈明亮,带着对知识的向往。教他们写作业、做手工时,总能被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打动。每一次互动都是双向的治愈,原来传递温暖与知识,在哪都能开出温柔的花。
——李蝉均
通过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更有自己的蜕变与升华。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合作,如何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和坚定。当看到孩子们因为我们的付出而收获知识和快乐时,那种满足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和感悟,继续前行,用自己的力量为更多的人带来帮助和改变。
——郑华鹏
与小朋友的相处让我感受到生命最初的纯粹与活力,他们也让我学会了用好奇与热情拥抱世界。他们眼眸清澈却满是对未知的向往,嬉闹中藏着对生活的本真热爱。希望在之后与小朋友们相处的过程中,我能一直守护这份天真,陪他们一起发现更多世界的美好。
——黄绪欣
此次系列活动既发挥了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专业特色,又融入了对儿童成长的全面关怀,得到社区家长与孩子们的一致认可。未来,学院将继续依托学科优势,拓展活动内容与形式,计划推出更多结合生命科学前沿、贴近生活的科普体验活动,同时深化与社区的联动,让专业知识以更生动的方式走进儿童生活,用爱心与专业持续为孩子们的成长赋能。
文字: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图片: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排版编辑:胡露文
初审:秦 旭
复审:任子安
终审:武 芳